QX∕T 124-2011 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类与编码(气象)

ID

4C5772E8782C46C189E9EF5D912583EA

文件大小(MB)

0.39

页数:

13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26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K,ICS 07. 060,A 47,Q X /T 124 —2011,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,QX/T 124—2011,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类与编码,Data classifying and coding for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observation,2011-04-07 发布2011-09-01 施,中国气象局 发布,中华 人民共和国,气象行业标准,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类与编码,QX/T 124—2011,*,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,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,邮政编码100081,网址:http://www. cmp. cma. gov. cn,发行部:010- 68409198,北京京科印刷有限公司印刷,各地新华书店经销,*,开本:880X 1230 1/16印张:1字数:30千字,2011年7月第一版2011年7月第一次印刷,*,书号:135029-5478 定价:8.00 元,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部调换,版权专有侵权必究,举报电话:(010)68406301,QX/T 124-201 1,目 次,刖百.山,弓丨言 IV, 范围 .. 1,2规范性引用文件 1,3 术语和定义 . 1,4 分类与编码 . 2,参考文献. 8,I,QX/T 124-201 1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 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346)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张晓春、周凌晞、孙俊英、徐晓斌、张小曳、靳军莉、赵鹏,皿,QX/T 124-201 1,引 言,为了做好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类与编码工作,在QX/T 102—2009《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》基础上,参照国内外相关技术材料,对温室气体、气溶胶、反应性气体、臭氧等主要大气成分观测资料的分类与编,码进行了深入、细化和扩展,以适应大气成分观测资料的存储、质量控制、加工处理、交换、存档和服务等,要求,提高大气成分观测资料科学管理、储存交换的效率,N,QX/T 124-201 1,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类与编码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温室气体、气溶胶、反应性气体、臭氧等主要大气成分观测资料的分类与编码规则,本标准适用于温室气体、气溶胶、反应性气体、臭氧等主要大气成分地基观测资料及相关信息的采,集、传输、加工、存储、归档及应用服务等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,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QX/T 102-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,3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 1,温室气体 greenhouse gas;GHG,大气中能够吸收红外辐射的气体成分,主要包括水汽(旦〇)、二氧化碳(CO?)、甲烷(CH")、氧化亚,氮(№0)、六氟化硫(SFハ、氢氟碳化物(HFCs)、全氟化碳(PFCs)和臭氧(Oハ等,3. 2,大气气溶胶 atmospheric aerosol,液体或固体微粒分散在大气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,注:大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粒子,3. 3,反应性气体reactive gas,大气中化学反应活性较强、能发生较快的大气化学反应并转化为其他大气成分的气体,3. 4,干沉降 dry deposition,悬浮于大气中的各种粒子通过重力作用以其自身末速度沉降,或与植被、地面土壤、建筑物表面等,相碰撞而被捕获的过程,3. 5,湿沉降 wet deposition,悬浮于大气中的各种粒子在降水过程中被冲刷消除的过程,3. 6,同位素 isotope,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,3. 7,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,1,QX/T 124-201 1,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,3. 8,放射性同位素radioactive isotope,具有放射特性的同位素,3. 9,挥发性有机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; VOCs,在25°C时,饱和蒸汽压高于0. 27 kPa的由碳和氢等原子组成的烷煌类、烯煌类、快煌类、二烯煌类,等化合物,但不包括甲烷、二氧化碳、ー氧化碳、碳酸、碳酸盐和金属碳化物,3. 10,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,对生物代谢、光解、化学分解等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,3.11,重金属 heavy metal,密度大于5 g/cm3的金属,注:汞、镉、铅、铜、锌、碑、铭、银等,4分类与编码,4. 1总则,根据QX/T 102-2009,5.1大类和代码,大气成分资料代码为大写英文字母CAWN,按照大气成分资料的区域属性、时间属性、内容属性和要素属性进行分类,4. 2区域属性,见QX/T 102-2009,5.2.1区域属性分类和代码,4.3 时间属性,见QX/T 102-2009,5. 2. 2时间属性分类和代码,4.4 内容属性,根据大气成分观测资料种类进行划分,分类与编码见表1,表1内容属性分类与编码,序号内容标识符说明,01 温室气体资料GHG 包括CO2、CHハN2O、S£、卤代煌类等,02 气溶胶资料AER,包括TSP、PM10、PM2.5、PM1.0等质量浓度、粒,度谱、吸收特性、散射特性、消光特性、凝结核、,云凝结核、光学厚度、化学成分等,03 反应性气体资料REG,包括地面 O3、SO2、CO、NO、NO2、NOx、NOy、,氨、甲醛……

……